KVM
KVM
前言
我这里是使用的是CentOS 7 ,由于linux发行版本问题,可能有出入,请多包涵
KVM 简介
KVM(Kernel-based Virtual Machine)是基于 Linux 内核的开源虚拟化解决方案,特点如下:
- 内核集成:直接利用 Linux 内核作为 Hypervisor,无需额外内核。
- 硬件支持:依赖 CPU 虚拟化扩展(Intel VT-x/AMD-V),性能接近物理机。
- 多平台兼容:支持 Windows、Linux 等多种操作系统作为虚拟机。
- 管理灵活:可通过命令行(
virsh)或图形工具(virt-manager)管理。
CentOS7 搭建 KVM 步骤
1. 环境准备
1 | # 检查 CPU 是否支持虚拟化(输出应 ≥1) |
创建虚拟机
1 | # 示例:创建一个 2CPU/2GB 内存/20GB 磁盘的虚拟机 |
连接虚拟机
- 使用 VNC 客户端连接
宿主机IP:5901 - 或通过
virsh console <VM_NAME>进入控制台
常用 KVM 命令
虚拟机操作
- 基本管理:
1
2
3
4
5virsh list --all # 列出所有虚拟机
virsh start <VM_NAME> # 启动虚拟机
virsh shutdown <VM_NAME> # 正常关机
virsh destroy <VM_NAME> # 强制断电
virsh undefine <VM_NAME> # 删除配置 - 配置编辑:
1
2virsh edit <VM_NAME> # 修改虚拟机 XML 配置文件
virsh dumpxml <VM_NAME> > vm.xml # 导出配置
存储管理
- 创建虚拟磁盘:
1
qemu-img create -f qcow2 /data/vm_disk.img 50G
- 存储池操作:
1
2virsh pool-define-as mypool dir --target /data/kvm_pools # 定义存储池
virsh pool-start mypool # 激活存储池
网络管理
- 查看网络:
1
2virsh net-list --all # 列出所有虚拟网络
virsh net-info default # 查看默认网络信息 - 创建桥接网络:
1
2# 编辑网卡配置文件(如 br0)
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bridge con-name br0 ifname br0
四、核心总结
KVM 优势:
- 开源免费,性能接近物理机
- 与 Linux 生态深度集成
- 支持动态迁移、快照等高级功能
适用场景:
- 企业服务器虚拟化
- 开发/测试环境隔离
- 云平台底层虚拟化(如 OpenStack)
关键注意点:
- 确保 CPU 支持虚拟化并开启 BIOS 设置
- 使用qcow2格式磁盘节省空间
- 优先配置桥接网络实现外网访问
此文章版权归曦曦所有,如有转载,请注明来自原作者








